根据Daily Coffee News的严选文章,其中有一篇特别指出日晒方法对于未来咖啡市场会有着极重要的影响,读完之后坎塔塔团队觉得满有趣的,决定来将这篇文章翻译给更多咖啡朋友们知道。
原文翻译如下:
六年前, 詹姆斯·奥夫曼(James Hoffmann) 针对日晒咖啡做出了一篇文章, 并写下“你可以说这已经是好旧的辩论话题, 但不知原因地最近又开始激烈的辩论了起来”。
首先, 我在精品咖啡界里还算是名初学者, 而且身为新手的我很惊讶地(且高兴地)发现原来关于日晒方法有着一些辩论. 经过几个月的研读以及实验日晒咖啡后,我决定加入这场激烈的辩论。
而我的立场是:
两个原因解释为什么日晒方法将对于未来咖啡市场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 日晒咖啡比起其他水洗咖啡的方法有着更小的水足迹(water footprint).
- 日晒咖啡的口感真是棒极了.
坎塔塔科学小教室:
水足迹(water footprint)是指一个地区或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也就是水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踏过的脚印。
什么是日晒法咖啡?
给这些与我一样,对于日晒咖啡不太熟悉的朋友们,不需觉得害臊。事实上在过去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来称呼(或是形容)日晒咖啡,好比: 半日晒处理法,蜜处理法,日晒法以及半水洗法等。而我发现部分专家其实也不太将这些字连贯使用,或是不断地重复使用。总而言之,日晒法是将这些干的果肉(有时是果皮)附着于咖啡上。相反地半水洗发是采用水洗将这些咖啡果实去掉果皮,果肉以及果实黏液。
日晒咖啡比起水洗咖啡使用较少的水量
最令我惊讶娣是日晒咖啡只需要非常少许的水量就可以完成处理方法。反观水洗法需要至少10公升的水才可以完成处理方法,甚至有时候需要更多的水。如果你同时拥有或是控制许多的农场,或是好几公顷的土地,可想而知,这些水资源的变化(或是用量)可说是非常可观的。
关于辩论
关于日晒咖啡有着许多的辩论,而且通常都找不到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水洗还是不采用水洗?日晒或是不采用日晒?当你更深入这些话题的同时,你也会跟着发觉到更多的灰色地带。
杰夫瓦兹(Geoff Watts)曾经发表过一编很棒的部落格文章,但是原版的文章现在已经下架了,他的观点是:日晒咖啡…可能不是我们应该要推广的一种. …。
而从我的观点,这些关于水洗法的品质与半水洗法的观点是有些前后矛盾的。杰夫瓦兹(Geoff Watts) 对于半水洗的需求量有点过于太过乐观,且他让这些咖啡农民处于一个有变化风险的市场里。
这些都不是不错的观点,但是辩论还是存在的。当水资源短缺成为未来咖啡市场必须考量的一项重要的因素后,这场辩论会变得更清晰。
日晒法咖啡的风味是很棒的
在2015年的座谈会中,法比欧波伦博士(Dr. Flavio Borem)提出了一个关于日晒咖啡的科学变化过程,以及正确地曝晒日晒咖啡将带来极佳的咖啡口感。
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我有品尝过这些极佳的日晒咖啡豆。而且我发现没有很多杯测专家或是买家来分享这些品尝经验。以下为日晒咖啡的潜力以及豆性:
- 从莱恩安(Ryan Ahn)于Gastrograph部落格中提出的:日晒咖啡有着绝佳的平衡及和谐的类似水果调性,以及厚实的body! 非常特别的一杯咖啡,它有着很多细节以及细节与细节中的差别。
- 从肯尼大卫斯(Kenneth Davids)于Coffee Review中提出的: 类似于白兰地的发酵味,带着樱桃以及黑巧克力口感,平静地口感,是日晒咖啡独特的限定版本。
- 从肯尼大卫斯(Kenneth Davids)于Coffee Review中提出的:丰富的干静且锐利的甜感,这的确是我们所期待日晒咖啡带来的表现感,虽然强烈的巧克力感让我有点怀疑这是不是是蜜处理法。
如果你当地的咖啡馆没有提供日晒咖啡的选择,那代表你错过了许多。
结论
就我所研读的,我认为日晒咖啡确实是有市场的,且咖啡产业从烘焙业者到农民是应该要继续栽植且建立一套系统来维持日晒咖啡法的。
坎塔塔咖啡结语:
日晒咖啡确实是备受争议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许多人认为日晒法并代表咖啡自然的风味,日晒法好似“加工”感。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更了解日晒咖啡,以及能用不同的角度了解日晒咖啡。
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