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咖啡的食安問題越來越受到許多人的注目,不論是從生豆到烘焙,甚至是包裝的材質,政府都開始大動作稽查,當與三五好友聚再一起喝咖啡時,你一定也有聽過赭麴毒素,說到赭麴毒素,總是讓人人心惶惶,到底什麼是赭麴毒素?今天坎塔塔咖啡新聞就來好好的介紹,報給你知道!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赭麴毒素分為A、B、C三種,其中以赭麴毒素A(Ochratoxin A)毒性最強,這些黴菌生長的共同條件為水活性要在0.8以上及充足的空氣,且都會產生孢子且廣泛散布於土壤及空氣中,遇有合適的環境就會滋長產生赭麴毒素。所以農作物在收成後,如何乾燥到水份小於11%以下,及運送、儲藏、販賣以真空包密封維持乾燥程度,預防赭麴菌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糧食的品質越差,赭麴毒素含量越高,而豬、牛吃了污染的飼料,其內臟、牛乳,甚至肌肉中都會有赭麴毒素的存在,我國食用穀物及咖啡大部分仰賴進口,因此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港口及國際機場執行邊境查驗,對於赭麴毒素A含量不符規定之米麥類食品就不會進入國內市場。
而存在於咖啡豆中的赭麴毒素A,經過攝氏198至210度的高溫烘焙5分鐘後,有70%左右會受到破壞,若烘焙10-20分鐘後,一般烘焙咖啡豆的溫度都在210到260度的高溫,烘焙時間則依不同產品而有別,所以生咖啡豆的赭麴毒素絕大多數都會被破壞,但殘留少許的赭麴菌,如果在儲藏、運輸及販賣過程沒有真空密封,加上台灣環境高溫潮濕,都可能產生赭麴毒素,若大量喝到赭麴毒素,可能造成腎、肝等病變。
另外,選購咖啡時,應「小量購買、限時用完」,用有透氣孔設計的專門咖啡袋,最佳為真空包裝。開封後也要注意保存,並清楚標示拆封多久應食用完畢,儲存環境避免潮濕,一旦發現有異狀時就應丟棄,已經烘焙及研磨的咖啡粉末,因更易吸濕導致發霉,應儘快用畢,才能避免將赭麴毒素喝下肚。
關於咖啡的保存方式,衛生福利部指出可將咖啡放入冰箱內,確保咖啡的新鮮度。不過坎塔塔咖啡這邊是不太建議消費者將咖啡儲存為冰箱,只要的原因是我們認為將咖啡放入冰箱作為儲存,較容易影響咖啡的風味。下次我們將寫篇文章深入探討,咖啡到底該不該放在冰箱作為儲存。
今天就是坎塔塔咖啡新聞站為您帶來的報導,希望各位朋友會喜歡!